最近几天,全球目光都聚焦阿拉斯加的“特普会”,然而美国却悄悄摸摸在中国后花园搞事配资排排网,派驻缅甸临时代办史蒂文森访问了缅北的克钦邦。
要知道,克钦邦是一个敏感地区。一是目前克钦独立军正在与政府军激战,史蒂文森此行可以说面临一定的危险,若没有重要的事,完全可以不去。
二是克钦独立军发源于二战时期美国扶持的克钦游击队,一直与美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,历次发生冲突都要求美国介入调解。史蒂文森此行不免让人产生联想。
三是克钦邦是缅甸的主要稀土矿产区,而缅甸都是世界第三大稀土生产国,战略价值非常重要。当前,美国在贸易战中被稀土卡脖子,急于缓解这一困境。
当然,美国驻缅甸使馆对外称,史蒂文森此行只不过是要熟悉当地社会情况,在克钦邦会见了一些商界和社区领袖,并没有与克钦独立军或缅甸政府军人士接触。
然而,美方的话并不可信。当初克钦独立军闹事反对密松水电站项目之前,美国大使也访问了克钦邦。虽然同样对外宣称没有接触克钦独立军人士,但据后来维基解密的资料证实,美国大使馆参与了煽动反对建设密松水电站项目。
此前《路透社》已经报道,美国为了缓解稀土困境,准备重新介入缅甸事务。
拜登政府时期,每年向缅甸流亡政府(NUG)援助大约3亿美金,所以其领导的武装不断发展壮大。尤其是在2023年联合缅北三兄弟联盟发动1027行动,攻占缅北大部分地盘。
但是特朗普上来以后立即切断了对外援助,NUG的日子过得一天不如一天。加上政府军训练出来的新兵陆续毕业分配到前线,以及无人机的大规模运用,逐渐稳住了阵脚。
目前,政府军已经在多条战线开展反攻,尤其是在克钦邦。此前克钦独立军攻占了缅甸重要的玉石矿产区帕敢、并控制所有稀土矿产区,可以说是赚得盆满钵。
为了维护边境安宁,中国希望克钦独立军见好就收,坐下来与缅军谈判。然而,克钦独立军执意不听,非要联合NUG彻底推翻军政府。结果,集结重兵攻打八莫县城,8个月未果。最终,缅军数艘大船通过江面增援到八莫,已经逐步开展反攻,收复了机场等重要阵地。
NUG及其领导的武装疲态尽显,短时间内通过武力推翻军政府已经不现实。在此背景下,克钦独立军也有意缓解局势,巩固胜果,便派人到美国联络,希望美国介入缅甸局势。
而据美国媒体报道,特朗普政府也开始反思自己的缅甸政策,开始接触一些缅甸事务专家。
在关税战初期,美国被稀土矿卡脖子非常难受。汽车行业由于缺乏稀土而被迫减产甚至停产,特朗普也不得不拉下脸主动向中国求和。现在,美国意识到,放弃缅甸是重大战略失利。
目前,美国有两套介入缅甸的方案。一是促成缅甸军政府与克钦独立军和解。二是绕过军政府直接与克钦独立军合作。这两个方案都是为了获取缅北的稀土矿。美国还打算在印度东北部建立工厂,把稀土矿拉到这里加工,再运回美国。
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显示,去年缅甸稀土矿产量达到3.1万吨,排名全球第三。而缅甸的稀土矿主要分布在克钦邦,并且克钦邦矿区贡献了全球50%的重稀土。这对美国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诱惑。
目前,美国似乎已经开始布局缅甸,除了派特使访问克钦邦外,还试图缓解与缅甸军政府的关系。
7月初,特朗普致信缅甸领导人敏昂莱,表示将对缅甸加征40%的关税。而缅甸将此视为改善双方关系的信号,敏昂莱回信表示希望与美国就贸易协议进行谈判,并把特朗普吹捧了一番。随后,美国竟然解除了对缅甸三家公司及4名个人的制裁,而这些公司和个人与军方关系密切。
特朗普的施政策略是利益优先,只要给他足够的利益,与任何人都能交朋友。当前美国深陷稀土危机,而缅甸恰好能满足其稀土需求,双方很可能一拍即合。当然,碍于舆论压力,特朗普政府目前只是慢慢试探。
目前克钦邦的稀土矿主要基本都出口中国,美国逐渐在缅甸布局,中美稀土矿争夺战已然打响,中美将在缅甸产生两大博弈:
一是稀土矿的争夺。若在特朗普调解下缅甸实现和平,必然会要缅甸用稀土当做回报,届时分配到中国手里的稀土自然就少了。当然,中国不会缺稀土,只是少了一样反制美国的法宝,丧失了一些战略主动权。
二是西南出海战略通道的围堵。中国一直想推动缅甸人字形走廊建设,将缅甸打造成我国西南腹地的出海通道。而特朗普的印太战略,是要拉拢周边国家封堵中国。若其介入缅甸事务,必然会给中国的项目使绊子。
要避免美国介入缅甸事务,必须拿出雷霆手段配资排排网,尽早平息缅甸战事,让美国找不到介入的借口。
辉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